一、企业定位与创始背景
Figure 成立于 2018 年,由 Mike Cagney(前 SoFi 联合创始人兼 CEO)与 June Ou 等人联合创办,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Sunnyvale 。
Figure 的核心诉求是利用 Provenance Blockchain(专为金融服务设计的开源 PoS 公链)推动贷款、抵押、资产证券化等传统金融资产的区块链化,打造“区块链金融市场”(“exchange for everything”)。
二、核心业务与产品结构
2.1 Figure Lending(贷款与资产证券化)
Figure 最初以房屋净值信贷(HELOC)起家,主打链上贷款发放、证券化与交易流程。2020 年其进行了首个链上贷款证券化资产发行,随后实现 AAA 评级 。其贷款产品类型还涵盖 DSCR(基于收入比率)贷款与现金再融资等 。
2.2 Provenance Blockchain(数字基础设施)
自 2018 年起,Figure 开发了 Provenance Blockchain,采用 PoS 共识机制,专用于记录贷款、证券化资产等金融资产数据 。截至目前,该链累计承载超过 300 亿美元 RWA 资产和超 100 亿美元月度 TVL。
2.3 Figure Markets(去中心化交易所 + 市场)
2024 年推出 Figure Markets,发展为支持加密资产、代币化证券、信用债、贷款债权等多资产交易的“全市场”平台,使用 MPC 技术实现分布式私钥控制。
平台亦提供杠杆交易、借贷利率产品(Yields)、跨资产融资清算等功能,致力于形成“去中心化交易市场” 。
三、团队与核心人物
Mike Cagney:联合创始人与 CEO,曾创办 SoFi,拥有加州 UCSC 和斯坦福商学院背景 。
June Ou:联合创始人兼 President,参与架构 Provenance 生态。
Matt Conroy(CTO)、Clare Hove(COO)、Laurie Katz(CRO)等,均有传统金融或科技行业经验 。
四、融资历程与估值动态
创始初期获天使与 A 轮数千万美元资金注入。
2021 年完成 D 轮融资 2 亿美元,估值达 32 亿美元 。
2024 年 Figure Markets 发布,A 轮融资新增投入 6,0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 Jump Crypto、Pantera 和 Lightspeed Faction 等 。
预计 2025 年 Figure Technologies 和 Figure Lending 分拆 IPO,估值目标 20–30 亿美元区间 。
五、创新模式与差异竞争力
5.1 RWA 链上结构化资产
Figure 在区块链首创 RWA 资产链上发行与 AAA 评级资产流通,打通贷款—证券化—交易闭环,创新型基础设施定位。
5.2 去中心化的交易市场
通过 MPC 钱包保障安全,实现非托管资产控制与跨资产交易,是去中心化金融的重要探索路径 。
5.3 资本与生态协同
结合传统 VC 支持、Figure VC 投资项目、贷款市场与链平台协同,加速生态扩散 。
六、合规资质与政策布局
Figure Lending LLC 持有 NMLS 编号及金融服务牌照,可在多个州提供贷款服务 。
Figure Securities 注册为 SEC 和 FINRA 持牌券商,其子公司覆盖证券、借贷、支付、技术等业务 。
七、市场实践与生态案例
链上贷款证券化:连续推出多个抵押资产支持证券,累积融资规模数十亿美元 。
RWA 借贷池:用户可在 Figure Markets 平台借贷以真实现金流资产支持方式 。
跨资产交易与杠杆:集成多资产类别,实现动态抵押、清算与跨链交易 。
八、发展过程中的挑战
监管复杂性:涉及多个国家与资产类型,对合规体系要求极高;
链上生态竞争:面临 Coinbase, Anchorage, Paxos 等对手,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获客方面需持续投入;
技术与安全风险:MPC、安全审计和链上资产专业性需要持续保障。
九、未来展望与战略路径
加速 IPO 进程:推动 Lending 与 Technologies 两大体系分拆上市;
拓展资产类型:支持养老金、保险债等更广泛 RWA 产品;
强化去中心化市场能力:开放 API,整合更多协议与 OTC 流动性;
增强全球监管布局:进一步完善欧洲、亚太、拉美等地区合规布局;
技术生态延伸:支持 DAO 治理、智能资产管理工具,并开放底层 Provenance 区块链。
十、总结
Figure 以 “区块链驱动金融市场创新” 为目标,从贷款到证券、资产交易、借贷清算构建了一套完整闭环。企业凭借 Provenance 公链、MPC 安全机制与多牌照支撑,同时通过融资规模与团队影响力在 RWA 与 DeFi 交汇点持续扩展。未来的挑战在于合规落地与市场扩散,但其发展路径无疑代表了未来金融资产数字化的重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