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 -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正常經營

GS

官方认证
country-flag美國
商業銀行
20 年
当前企业评分

5.00

行业评级
a

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企业全称
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国家
国家
美國
企业分类
企业分类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
1869
经营状态
经营状态
正常經營

监管信息

企业评价/曝光

写评论/曝光

5.00

0评价/
0曝光
写评论/曝光

GS 企业介绍

盛集團公司(英語: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是一家美國跨國投資銀行與金融服務公司,其總倉位於紐約市曼哈頓。高盛集團提供投資管理、證券、資產管理、主經紀商與證券承銷等服務。高盛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同時是美國國庫證券的國債一級自營商,也是通常意義上的知名做市商。高盛集團還擁有一家直銷銀行——高盛美國銀行(Goldman Sachs Bank USA)。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其總倉位於曼哈頓下城的韋斯特街200號;同時也在全球各大金融中心設有辦事處。

由於在次貸危機期間參與了資產證券化,高盛集團在2007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遭受損失。作爲問題資產救助計劃的一部分,高盛集團得到了美國財政部100億美元的投資;該金融紓困計劃源自《經濟穩定緊急法案》。該投資於2008年11月開始,並於2009年6月開始償還。

高盛的前僱員有不少人會轉任政府公職,比較知名的有前美國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亨利·保爾森和斯蒂芬·梅努欽;前首席經濟顧問加里·科亨、歐洲中央銀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基、前加拿大銀行總裁併現英格蘭銀行總裁馬克·卡尼、前澳大利亞總理麥肯·騰博等。此外,高盛集團的前僱員也管理過紐約證交所、世界銀行,以及花旗集團、美林證券這樣的競爭對手。

根據總收入排序,高盛集團是《財富雜誌》美國最大企業500強列表中的第70名。

公司事務

員工滿意度

位於美國紐澤西州澤西市哈德遜街30號的高盛大廈。

自《財富雜誌》於1998年推出“最佳僱主100強”名單以來,高盛集團一直名列其中。而高盛集團的獲選重點在於其對員工慈善事業的支持和高員工薪酬水平。

歷史

2020年7月,高盛(Goldman Sachs)同意以39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就1MDB醜聞的刑事指控達成和解。對於在其他國家針對同一案子提起的訴訟,高盛於同年10月同意支付超過29億美元罰金,其中超過20億美元用於美國的罰款。

2022年3月,高盛表示計劃將“按照監管和許可規定”,逐步結束其在俄羅斯的業務。

研究報告

以下是由高盛集團所發表的論文中比較著名的部分。

  • 《全球經濟報告 第93號 - 南非的發展和失業:十年展望》——對未來十年內南非經濟的預測。2003年5月13日發佈。
  • 《全球經濟報告 第99號 - 夢想伴隨金磚國家:2050年之路》——介紹了金磚國家的概念,並由此讓該概念在媒體及經濟研究報告中快速高度普及。此外,該報告還爲G7國家和南非制定了2050年的經濟預測。這是第一份涵蓋許多國家GDP預測的報告。2003年10月1日發佈。
  • 《全球經濟報告 第134號 - 金磚國家的勢力如何?》——推出了未來11國的概念。2005年12月1日發佈。
  • 《全球經濟報告 第173號 - 新歐盟成員國,或第五個金磚國家?》——對包含新成員國在內的歐盟經濟進行了面向2050年的預測。2008年9月26日發佈。
  • 《全球經濟報告 第188號 - 一個團結的朝鮮;重新評估朝鮮危機(第一部)》——就朝鮮假設進行大規模自由經濟改革的前提下,對朝鮮2050年經濟進行預測。2009年9月21日發佈。
  • 《奧運會與經濟 2012年》——就奧運會金牌進行預測。使用經濟數據及過往奧運會數據對贏得奧運獎牌的國家進行分析。於2012年發佈。

GS 企业安全

www.goldmansachs.com
网站信息
网站已无法访问
域名信息
域名异常,请谨慎使用该交易商提供的服务

GS 问与答

问问题

社交媒体

新闻资讯

风险提示
Finance.Wiki提醒您,本網站所含數據未必是即時、準確。本網站的數據和價格未必由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價格可能並不準確且可能與實際市場價格行情有差異。即該價格僅為指示性價格,反映行情走勢,不宜為交易目的使用。對於您因交易行為或依賴本網站所含資訊所導致的任何損失,Finance.Wiki及本網站所含資料的提供者不承擔責任。
聯絡我們
app
風險提示
Finance.Wiki提醒您,本網站所含數據未必是即時、準確。本網站的數據和價格未必由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價格可能並不準確且可能與實際市場價格行情有差異。即該價格僅為指示性價格,反映行情走勢,不宜為交易目的使用。對於您因交易行為或依賴本網站所含資訊所導致的任何損失,Finance.Wiki及本網站所含資料的提供者不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