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信息分析Ambire Wallet 由 Ambire 公司開發,根據多方來源,公司成立於 2017 年,這一信息在 LinkedIn 和官方資料中得到確認,例如 Ambire LinkedIn 頁面顯示公司成立於 2017 年,開發了首個去中心化廣告網絡 AdEx Network,並於 2021 年推出了 Ambire Wallet。研究表明,公司總部可能位於保加利亞索菲亞,這一信息基於 Chainwire 的新聞稿,提到“索菲亞,保加利亞,2021 年 12 月 16 日,DeFi 專注的加密貨幣錢包 Ambire 正式上線”(來源:Chainwire - Ambire Wallet Launches)。然而,具體的註冊地址未在公開資料中明確披露,但鑑於總部位於索菲亞,研究傾向於認爲註冊地址也在該市。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多個名爲“Ambire”的公司,例如 Ambire Global(總部位於哥倫比亞波哥大,專注於可持續金融)和 Ambire Limited(註冊於英國,2018 年成立),但這些與 Ambire Wallet 無直接關聯。通過對比,Ambire Wallet 的開發公司是保加利亞的 Ambire,專注於 Web3 產品開發。
服務內容詳述Ambire Wallet 提供以下核心服務,旨在提升加密貨幣用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具體如下:支持多種 EVM 鏈:Ambire Wallet 支持以太坊和多種 EVM 兼容鏈,如 Polygon、Arbitrum、Optimism、Base 等,用戶可以使用同一個地址管理不同鏈上的資產。這一功能在官網和用戶評論中得到確認,例如 Ambire Wallet 官網 提到支持多個鏈,方便用戶管理多樣化的區塊鏈生態系統。賬戶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通過 ERC-4337 標準,Ambire Wallet 支持智能賬戶(Smart Accounts)和基本賬戶(EOAs),用戶可以使用電子郵件和密碼註冊,無需傳統的種子短語。這一創新設計降低了新用戶的入門門檻,適合從初學者到高級用戶的廣泛需求(來源:Bitdegree - What is Ambire Wallet)。硬件錢包支持:支持 Ledger 等硬件錢包作爲簽名器,提高了安全性,用戶可以通過硬件錢包增強資產保護(來源:Ambire Wallet Google Play)。氣費管理:通過“氣罐”(Gas Tank)功能,用戶可以使用穩定幣或自定義 ERC-20 代幣支付氣費,並可以在不同鏈上預付氣費,節省成本。例如,用戶可以在一個網絡上充值,然後在支持的任何網絡上支付氣費(來源:CoinMarketCap - Ambire Wallet)。交易批處理:支持將多個交易批量處理爲單一交易,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這一功能在 GitHub 倉庫中得到技術細節支持(來源:Ambire Wallet GitHub)。鏈上模擬:用戶可以在執行交易前查看未來賬戶餘額和交易結果,增強安全性,確保用戶瞭解交易的潛在影響(來源:Ambire Wallet Help Center)。這些服務旨在爲從初學者到高級用戶提供全面的 Web3 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強調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根據用戶評價,Ambire Wallet 被認爲是功能豐富且易用的 DeFi 錢包,特別適合需要多鏈管理和複雜交易的用戶(來源:Trustpilot - Ambire Wallet Reviews)。
企業背景與發展Ambire 是一家專注於 Web3 產品開發的公司,成立於 2017 年,最初開發了 AdEx Network(AdEx Network),一個去中心化的廣告網絡平臺,旨在爲數字廣告提供透明、隱私保護的解決方案。AdEx Network 是首個基於區塊鏈的廣告平臺,支持實時報告和按印象付費,這一背景在 LinkedIn 頁面中得到確認(來源:Ambire LinkedIn)。
2021 年,Ambire 推出了 Ambire Wallet,一款專注於 DeFi 和 EVM 兼容鏈的自託管智能錢包。該錢包的推出標誌着公司從廣告技術向加密貨幣錢包服務的轉型。Ambire Wallet 的開發團隊由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組成,致力於通過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提升 Web3 的可訪問性和安全性。公司強調其產品是開源的,並定期進行安全審計,以確保用戶資金的安全,例如由 Code4arena 進行審計(來源:Ambire Wallet Google Play)。Ambire 的使命是“連接廣告技術和 DeFi”,通過開發用戶友好的 Web3 工具,吸引更多用戶進入加密貨幣領域。公司總部位於保加利亞索菲亞,但其產品和服務面向全球用戶,支持多種語言和貨幣。根據活動報道,公司積極參與全球區塊鏈會議,如 2024 年 5 月在柏林的 DappCon24,展示其社區影響力和技術創新(來源:Ambire Blog - Ambire at DappCon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