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英語:The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簡稱BEA,港交所:0023、OTCBB:BKEAY),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公司,主要業務爲提供銀行及相關金融服務,以及商務、企業及投資者服務。公司成立於1918年,在香港註冊,現任執行主席爲李國寶,聯席首席執行官爲李民橋及李民斌。
是香港最大型港資銀行,以及最大獨立華資銀行。於2019年12月31日的綜合資產總額達港幣8,652億元,存款總額5,735億港元,股東權益總額1,096億港元,純利爲33.36億港元。
歷史
位於德輔道中10號的第二代Bank of East Asia總行大廈(尖頂建築物)
中環第三代Bank of East Asia總行大廈
觀塘Bank of East Asia中心
Bank of East Asia將軍澳中心分行
1918年,簡東浦、李冠春、李子方、周壽臣和馮平山等華商在香港註冊成立Bank of East Asia,一年後總行於香港皇后大道中2號落成。1920年,分別於上海及越南西貢開設分行,同年總行遷往香港德輔道中10號現址。1930年代,Bank of East Asia的股份開始在香港股票市場買賣。
1975年,Bank of East Asia與美國銀行合作推出東美信用咭(East Asia Bankamericard),並於1979年與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合作相關業務,東美信用咭因此成爲首款可在中國大陸使用的信用咭。
Bank of East Asia分別在1995年及2000年成功收購中國聯合銀行及第一太平銀行,並先後在2001年及2002年併入。
2003年,Bank of East Asia耗資13億元,購入觀塘創紀之城5期其中15層共40多萬平方呎的寫字樓爲Bank of East Asia後勤總部,並取得寫字樓部分的命名權。內設資訊科技部、人力資源部、訓練發展部、核數部、財務控制部和設施管理部等各部門,容納約2,000名員工。寫字樓大堂位於2樓,大樓設有1個368座位的演講廳,及可容納300人的演講前廳,用於Bank of East Asia員工培訓活動和客戶投資講座。
Bank of East Asia中心(創紀之城5期)於2004年落成(商場則於2005年落成),位於觀塘道418號,由寫字樓和apm組成。寫字樓面積超過74萬平方呎,而商場面積亦達60萬平方呎。寫字樓高層可以觀看到維多利亞港和鯉魚門的景色,而商場C層設有空調行人天橋連接觀塘港鐵站、港貿中心及裕民坊。商場詳情見apm。
2012年12月5日Bank of East Asia向日本三井住友銀行株式會社配發及發行股票1.1157億股新股﹐發行價爲每股29.59港元﹐籌資33億港元(合4.26億美元)以充實資本金 交易完成後﹐三井住友銀行在該行的持股將從4.7%升至9.5%
2014年12月16日Bank of East Asia以60億港元向中旅金融控股、澳洲金融機構Pepper Australia及美資對衝基金York資本的合組財團收購安信信貸的按揭貸款資產。
2015年3月18日Bank of East Asia公佈,向三井住友銀行配售2.22億新股份,配售價每股29.5576港元,佔現已發行股份9.53%,股權比重增加至17.5% 。配股集資總額約65.8億元,配售集資淨額 65億7450萬元, 將用於擴充一般營運資金, 以及未來擴充業務.
2016年7月18日,Bank of East Asia股東之一 Elliott 宣佈,已根據香港《公司條例》(第622章)第724條,在香港針對Bank of East Asia以及該行的多數董事包括首席執行官兼主席李國寶,提出有關不公平損害的訴訟。該訴訟呈請指該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有嚴重缺陷,令管理層犧牲小股東的利益鞏固其自身地位,在過去幾年裏,小股東的持股比例不合理地受到大幅稀釋。訴訟請求法庭裁定Bank of East Asia董事會就向三井住友銀行單方面發行新股(已於2015年3月完成發行)作出的若干決議,其目的不正當,且沒有妥善考慮若干重要事宜,及要求裁定Bank of East Asia採取措施,解除凱克薩銀行和三井住友銀行承擔的任何有利於Bank of East Asia的合同義務,其中包括限制凱克薩銀行和三井住友銀行自由增加或降低其在Bank of East Asia的持股。
Bank of East Asia隨即發表聲明強烈反對 Elliott 的呈請,並認爲 Elliott 的呈請及行爲與該行及其股東的利益背道而馳。Bank of East Asia指出,Elliott的目的明顯是試圖迫使該行賣盤。Elliott於2016年2月曾建議透過競價程序將Bank of East Asia出售,但被Bank of East Asia董事會一致反對。Bank of East Asia批評 Elliott 只是利用手法以期達到一己的短線利益,並指入稟狀大量依賴“推論”的方式提出論點,即使該行於去年已應 Elliott 的要求提供了所有相關的機密文件,Elliott仍未能提出具體證據,以證明向三井住友的配售乃基於不正當的目的。
2016年10月5日,Bank of East Asia和新創建集團以64.697億港元現金出售持75.61%及24.39%權益的商務、企業及投資者服務供應商卓佳集團全部權益給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rmira旗下Trivium。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財政年度,卓佳的所呈報資產淨值爲港幣19.926億元,除稅後溢利淨額爲港幣2.928億元。
2020年10月30日,Bank of East Asia新加坡分行與三井住友銀行訂立轉讓證書。根據轉讓證書,東亞新加坡同意以3,000萬美元,向三井住友銀行購入貸款中的承貸額、權利及義務。
2022年3月,Bank of East Asia以2.78億美元(約21.68億港元)向友邦保險出售藍十字保險100%股權及醫療保健公司寶康醫療(Blue care) 80%股權,並與友邦保險達成一般保險產品的15年分銷協議。
涉嫌做假賬事件(2008年)
2008年9月18日,Bank of East Asia披露,該行一名交易員涉嫌在未經授權之下,操控股本衍生工具交易的價值並隱瞞衍生工具投資的虧損,該行懷疑此事件可能涉及欺詐成分,向香港警務處商業罪案調查科備案及通知香港金融管理局,並委聘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就內部監控體系及程序進行特別審閱及提供建議。受此事影響,Bank of East Asia須重列上半年的賬目,上半年的股本衍生工具交易由本來錄得3,800萬港元溢利改列爲9,300萬港元虧損,而該行上半年稅前及稅後溢利在重列後也分別減少1.31億和1.09億港元。該行表示,重列業績對其資產負債表或資本並無重大影響,並維持超過監管規則所訂立的標準。
擠提事件(2008年)
主條目:2008年Bank of East Asia擠提事件
2008年9月24日,其中一家Bank of East Asia分行出現擠提
雖然Bank of East Asia在揭發做假賬事件後已採取措施解決,但仍有人擔心Bank of East Asia的財政狀況,甚至製造謠言。2008年9月24日中午開始,Bank of East Asia在香港的多間分行出現擠提,該行下午發表聲明,指事件乃惡意謠傳中傷,並強調該行財政狀況穩健,財政司司長辦公室與金管局也強調香港銀行體系安全穩健,資本充裕,流動資金充足,資產質素良好。根據Bank of East Asia的聲明,截至2008年6月30日止,該行綜合資產總額爲3,966億港元,資本充足比率達14.6%,遠超於國際規定水平,而該行對出現財困的雷曼兄弟及美國國際集團之貸款餘額僅爲分別4億2,280萬港元及4,990萬港元。
Bank of East Asia裁員(2016年)
2016年6月2日,Bank of East Asia經詳細審視香港業務及營運流程後,宣佈裁減180名員工,佔本港總體員工3.8%。另外,Bank of East Asia證券將關閉全部22個在香港的零售網點。
裝修期間不當棄置支票存款箱(2017年)
2017年10月3日,Bank of East Asia表示青山道分行於9月30日進行裝修工程期間,由於程序失誤,客戶支票存款箱被不當棄置,導致箱內支票全部遺失,估計10多人受影響。Bank of East Asia爲事件向受影響人士致歉。
被剔出恆指成份股(2018年)
Bank of East Asia被納入恆生指數成分股逾34年, 直到2018年被剔出恆指成份股。
100週年慶祝活動(2018年)
2018年是Bank of East Asia創行100週年,Bank of East Asia舉行一連串慶祝活動。在2018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Bank of East Asia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舉辦 百年成就 成就百年巡迴展覽。此外,銀行建立百週年特別紀念網站,介紹一切關於一百週年的慶祝活動。
銀行客戶經理非法收受利益助客戶使用僞造文件開戶口(2022年)
金鐘分行高級客戶經理黎賜慧被揭發在2019-21年期間非法收受兩名中介人利益以協助非香港居民使用僞造文件開立戶口,其後離職。2022年1月三人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被控以受賄、行賄及使用虛假文書罪,案件仍在審訊中。
被剔出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名單(2021年)
2021年12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完成對具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D-SIB)名單的年度評估,而考慮到Bank of East Asia相對其他機構的系統重要性,Bank of East Asia被剔出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名單,名單認可機構總數由6間減少至5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