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基礎資訊
滙業銀行是一家商業銀行,非國有或合資企業,成立於1935年,總部位於澳門宋玉生廣場418號滙業銀行中心。 銀行由滙業財經集團全資擁有,現任主席Stanley Au持有主要股權。 滙業銀行受澳門金融管理局(AMCM)嚴格監管,需遵守國際金融標準,確保運營透明和客戶資金安全。 其存款受澳門存款保障計劃保護,具體保障金額需諮詢銀行。 儘管2005年至2020年間因美國制裁而受限,滙業銀行於2020年8月11日解除制裁,恢復正常運營,展現了其強大的適應能力。
存款與貸款產品
存款類
滙業銀行提供多樣化的存款產品,滿足個人和企業客戶的儲蓄需求。 活期存款包括支票帳戶和儲蓄帳戶,最低開戶金額為500港幣或等值貨幣,利率因市場而異,需直接諮詢銀行。 定期存款支持港幣、美元、人民幣等多種貨幣,存款期限從7天到24個月,最低存款額為5000港幣或等值貨幣。 特色產品包括:
高收益儲蓄帳戶:提供較傳統儲蓄帳戶更高的回報,適合追求收益的客戶。
大額存單(CD):為大額資金客戶提供靈活的存款期限,具體利率需通過網上銀行或分行查詢。 客戶可通過滙業銀行的移動應用或網上銀行查詢最新「雲端利率」優惠,部分存款產品可能與銀行合作夥伴共用服務,增強了存款的便利性。
貸款類
滙業銀行提供全面的貸款產品,涵蓋房貸、車貸和個人信用貸,滿足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房貸:提供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按揭貸款,貸款額可達物業價值的70%,償還期限最長30年。 利率基於香港同業拆借利率(HIBOR)或基準利率(Prime Rate),並提供現金回贈和保險折扣等優惠,具體利率需諮詢銀行。
車貸:支援新車和二手車融資,期限為12至60個月,利率具競爭力,具體需查詢分行。
個人信用貸:提供無擔保貸款,金額根據客戶信用評級而定,年化利率(APR)範圍需通過銀行確認,申請門檻包括穩定的收入來源和良好信用記錄。
靈活還款選項:房貸和個人貸款支援提前還款無罰款和調整還款計劃,客戶可根據財務狀況靈活管理債務。 所有貸款需經銀行審批,客戶需提供信用記錄和財務文件,具體條款以貸款協定為準。
數位化服務體驗
滙業銀行的移動銀行應用“Delta Asia Mobile”是其數位化服務的核心,可在iOS和Android平臺下載,支援24/7帳戶管理。 核心功能包括:
人臉識別:支持生物識別認證(如面部識別),確保交易安全。
即時轉帳:支援港幣和人民幣的免費即時轉帳,單日累計交易限額為100,000港幣/澳門幣,相容快速支付系統(FPS)。
帳單管理:提供在線帳單支付和電子對賬單服務,簡化財務管理。
投資工具集成:支持外匯交易和MoneyGram匯款服務,客戶可通過應用進行即時交易。 網上銀行平臺與移動應用功能類似,支援多種瀏覽器,確保客戶隨時隨地管理帳戶。 用戶評分資訊(如App Store或Google Play)未公開,但應用的簡便註冊和安全認證(如e-Token或SMS登錄)表明其注重用戶體驗。 客戶可通過銀行櫃檯、網上銀行或移動銀行享受便捷的存款和轉帳服務。
技術創新
滙業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積極探索,尤其通過與合作夥伴的協作提升技術能力。 雖然未明確提及AI客服或智慧投顧的具體實施,但銀行可能已引入智慧客服技術,提供即時支援和個人化金融建議。 其移動應用支援外匯和投資交易,表明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數字化潛力。 滙業銀行可能支持開放銀行API,實現與其他金融服務的互操作性。 此外,銀行提供e-Token和SMS登錄服務,通過雙重認證提升交易安全性,體現了其對技術創新的承諾。
特色服務與差異化
滙業銀行以其當地語系化服務和跨境金融能力而聞名:
中小企業融資:專注於中小企業,提供定製化的貸款和現金管理解決方案, 助力本地經濟發展。
財富管理:通過與Manulife的保險合作,提供多元化財富管理服務,包括全球證券交易、家族辦公室諮詢和外匯服務。
安全存款箱:提供安全存儲服務,適合客戶存放貴重物品。
跨境金融:在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專業服務,特別為跨境客戶提供靈活的金融支援。 銀行通過定期促銷活動,如安全存款箱租賃優惠,吸引客戶參與,增強了客戶粘性。
市場地位與榮譽
滙業銀行在澳門金融市場中佔據穩固地位,擁有8家分行和約150名員工,服務覆蓋個人和企業客戶。 2024年,滙業銀行榮獲“澳門最佳中小企業銀行獎”,表彰其在客戶服務和本地市場貢獻方面的卓越表現。 2022年,Fitch Ratings評定其長期國際信用評級為“BBB+”,展望穩定,反映其財務穩健性和市場認可。 儘管2005年至2020年間因美國制裁而受限,滙業銀行成功恢復運營,展現了其強大的韌性和適應能力。
總結
滙業銀行有限公司是澳門金融市場的堅韌支柱,以其近90年的歷史和對中小企業及跨境金融服務的專注而聞名。 其提供多樣化的存款和貸款產品,包括高收益儲蓄帳戶、定期存款和靈活的房貸與個人貸款。 數位化服務方面,Delta Asia Mobile應用支援即時轉帳、帳單管理和外匯交易,提供便捷的用戶體驗。 技術創新包括生物識別認證和可能的開放銀行API支援,展現了其數位化轉型的決心。 憑藉其當地語系化服務、跨境金融能力和2024年獲得的行業榮譽,滙業銀行在澳門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中持續展現強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S.A.R.L.)是澳門的一家銀行,現為Delta Asia Financial Group屬下機構,由澳門第一屆行政長官候選人之一Stanley Au持有。 公司在香港和澳門均有業務,主要專注於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保險等服務。
沿革Banco Delta Asia的前身是由Stanley Au的父親Au Wing Ngok於1935年創立的Hang Seng Money Exchange Macau(後更名為Hang Seng Bank Macau)。 1962年,Stanley Au將業務拓展至香港,成立Delta Asia Limited,經營倫敦金業務,並成為亞洲區首批主要黃金商之一。 隨後公司不斷升格,獲准以非商業銀行身份,經營存款與開出信用證業務。 1980年Delta Asia Group接管HBanco Delta Asiaang Seng Bank Macau,1993年12月28日Delta Asia Group正式改名為Delta Asia Financial Group,而旗下的Hang Seng Bank Macau亦隨之改名為Banco Delta Asia, 現總行在中區水坑尾街39─41號(即與伯多祿局長街交界處),行政中心位於崗頂前地。
朝鮮帳戶及擠
提事件2005年9月15日,美國財政部指稱Banco Delta Asia協助朝鮮客戶洗黑錢、協助偽鈔流通等支援恐怖主義活動,建議美國公司斷絕與該銀行的任何聯繫。 澳門市面的Banco Delta Asia出現擠提,在短短兩天被提走了三億澳門元,佔Banco Delta Asia總存款額十分之一,不過銀行稱有足夠現金應付。 Banco Delta Asia從1970年代起已經與北韓有貿易來往,不過否認美國的指控,指其一貫有監管機制防範洗黑錢活動。 翌日淩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表聲明,表示對事件高度關注,及成立專責小組調查。 晚上,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以“Banco Delta Asia的客戶提款出現嚴重不正常情況”為理由,引用《金融體系法律制度》,委派Banco Nacional Ultramarino澳門分行總經理蘇鈺龍及澳門金融管理局內部審計辦公室副總監李展程,參與Banco Delta Asia的管理,以鞏固公眾對金融體系的信心。 香港金融管理局則首次引用1995年生效的《銀行業條例》,宣佈委任KPMG合夥人Paul Brough為經理人,接管香港方面的服務,分隔與母公司的資產。
据《新華澳報》2006年2月18日引述BBC消息,Banco Delta Asia的代表律師在2006年2月16日表示,銀行已經中斷和朝鮮的所有業務往來,改善反洗黑錢的政策。 Banco Delta Asia同時敦促美國當局,停止對該銀行涉嫌為北韓政權洗錢的調查。 2007年3月15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因證實Banco Delta Asia為朝鮮洗黑錢,宣佈三十日內切斷前者同美國財政體系的聯繫。 澳門特區政府隨後發出新聞稿指出,“將會繼續接管Banco Delta Asia。 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特區政府都將採取必要措施,保護存戶利益,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
2007年9月28日,兩年的管理期結束,澳門特區政府決定把Banco Delta Asia的管理權交回原股東。
2008年10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當日(星期五)宣佈,金融管理專員經諮詢財政司司長後,行使其在《銀行業條例》(“該條例”)第53F(1)條下的權力,撤銷對KPMG的Paul Jeremy Brough先生作為Delta Asia Credit Limited的經理人的委任。 Delta Asia Credit Limited為根據該條例在香港獲認可的接受存款公司,亦為Banco Delta Asia的附屬公司。 是項經理人委任的撤銷於當日生效。
解除制裁
2020年8月11日,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防制署宣佈無條件對該銀行解除長達15年的制裁,並恢復美元結算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