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概況
Tink,全稱為 Tink Financial Services Limited,是一家專注於開放銀行(Open Banking)的金融科技公司,開發雲端 API 平臺,支持銀行、FinTech 和初創企業訪問金融數據和發起支付,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Vasagatan 11, 111 20 Stockholm, Sweden)。
監管資訊
Tink 受瑞典金融監督管理局(Finansinspektionen)監管,作為授權支付機構,提供帳戶資訊服務(AIS)和支付發起服務(PIS),符合 PSD2 要求,持牌號未公開。 其業務涉及金融數據聚合和支付發起,可能受美國金融犯罪執法網路(FinCEN)、歐盟《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框架》(MiCA)或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潛在約束,但未披露是否註冊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 平臺聲明通過加密技術和 ISO 27001 認證(資訊安全管理體系)確保數據安全,符合 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和 PSD2 數據標準,數據通過 OAuth 2.0 協定傳輸。 智慧合約未涉及,數據處理通過雲端 API 完成,未披露第三方審計機構。 公司通過帳戶驗證和支付流程實施 KYC(瞭解您的客戶)和 AML(反洗錢)措施,符合《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指導意見》,具體流程未披露。 Tink 不直接持有客戶資產,數據和支付通過使用者授權的銀行賬戶處理。
公開信息確認 Tink 在瑞典註冊為授權支付機構,2021年5月18日收購德國 FinTecSystems 后,進一步符合 DACH 地區(德國、奧地利、瑞士)監管要求。 公司聲明,使用者需自行評估數據驅動服務的風險,Tink 不提供投資建議。 2022年,Visa 收購后,Tink 的合規責任部分由 Visa 管理,Visa 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監管(NYSE 上市公司,股票代碼 V)。 截至2025年6月24日,未發現針對 Tink 的監管警告或處罰記錄,合規狀態穩定。
交易產品
Tink 不直接提供金融交易產品,而是通過開放銀行 API 支援數據驅動的金融服務。 具體產品包括:
帳戶資訊(Account Information):2025年,聚合 6000+ 家歐洲銀行的賬戶數據(如餘額、交易歷史),支援信用評估和財務管理,2012年起啟用,2023年覆蓋3400家銀行,2025年擴展至6000家。
支付發起(Payment Initiation):2025年,允許使用者通過 API 發起帳戶到帳戶(A2A)支付,支持即時支付和定期支付(Variable Recurring Payments, VRP),2012年起啟用,2025年5月28日與 Adyen 為 Vodafone 德國客戶啟用 Pay by Bank。
數據增強(Data Enrichment):2025年,提供交易分類和財務洞察,支援個人化金融產品,2012年起啟用。
賬戶驗證(Account Check):2025年,驗證帳戶持有人、號碼和餘額,降低欺詐風險,2012年起啟用。
交易品類集中於金融數據和支付服務,不涉及外匯、差價合約或加密資產。 服務對象為機構客戶(銀行、FinTech、初創企業、支付提供者)和零售使用者(通過客戶應用),注重數據驅動和無縫體驗。 2023年,公司聲稱服務300+家銀行和 FinTech,覆蓋2500萬+銀行客戶,2025年達到數百億筆數據處理量,未披露具體交易量。 截至2025年6月24日,數據未公開更新。
交易軟體
Tink的核心交易軟體為其開放銀行平臺,通過單一 API 提供數據聚合和支付發起功能。 具體使用者介面包括:
Tink 開放銀行平臺:2025年,雲端平臺,基於 Web3.js 和 REST API,支援6000+家銀行的數據聚合、支付發起和賬戶驗證,提供實時數據視圖和交易歷史,2012年起啟用,2025年優化為多市場支援(18個歐洲市場)。
Tink SDKs:2025年,提供 iOS、Android 和 Web SDK,簡化客戶應用集成,支持認證流和數據訪問,2012年起啟用,2024年優化。
Tink Console:2025年,網頁管理工具,顯示 API 使用方式、數據統計和客戶集成狀態,2012年起啟用,2023年更新。
區塊鏈瀏覽器整合:2025年,不直接整合區塊鏈,數據通過銀行 API 訪問,未涉及公開帳本。
API 支援:2025年,提供 REST API,支援帳戶資訊、支付發起和數據增強,2012年起啟用,2024年優化 OAuth 2.0 協定。
軟體支持英語、瑞典語等介面,通過銀行 API 和 OAuth 2.0 確保數據安全,使用者需通過客戶應用(如 PayPal、Revolut)訪問,注重開發者友好性和合規性。 技術棧包括 Web3.js、Node.js、OAuth 2.0 和雲端架構(AWS)。 2023年,平臺通過 ISO 27001 和 SOC 2 認證,未披露第三方審計機構。 截至2025年6月24日,平臺功能正常運行。
存取款方式
Tink 不提供直接存取款服務,支付通過客戶銀行帳戶和第三方支付渠道處理。 具體流程包括:
存款(支付發起):2025年,用戶通過 Tink API 發起 A2A 支付,從銀行帳戶轉入資金(如 Pay by Bank),需支付銀行處理費用(未公開費率)。 支持通過 Revolut、PayPal 等客戶應用支付,2012年起啟用,2025年5月28日為 Vodafone 德國客戶啟用。
提款(支付提取):2025年,用戶通過客戶應用提取資金至銀行帳戶,處理時間為即時或1-2個工作日,需支付銀行處理費用(未公開費率),2012年起啟用。
服務費用:2025年,Tink 向企業客戶收取 API 使用費(基於數據量或交易量,未公開費率),零售使用者通過客戶應用支付,2012年起啟用。
支付流程依賴銀行 API 和客戶系統,Tink 不直接託管資產,數據存儲於銀行或客戶控制的帳戶。 2023年,客戶(如 PayPal、BNL)報告無縫支付體驗,未見支付問題。 截至2025年6月24日,未發現支付相關投訴。
客戶支援
Tink 通過支援中心、社交媒體和行業活動為機構客戶(銀行、FinTech、初創企業)提供支援。 具體支援包括:
技術支援:2025年,通過支援中心提供FAQ、API集成指南、支付發起教程和數據增強說明,2024年更新。
社區互動:2025年,通過LinkedIn(57,579關注者)、Twitter和行業峰會發佈案例(如 BNL 多銀行功能、Vodafone Pay by Bank),2024年3月參與 Merchant Payments Ecosystem(MPE 2024),2023年4月17日參與 FFCON23,吸引數百名參與者。
反饋處理:2025年,通過電子郵件和 Telegram 實時回應 API、支付和數據問題,2024年優化回應時間,客戶服務每週7天24小時可用,平均響應時間數小時。
2023年,公司聲稱服務300+家銀行和 FinTech,覆蓋2500萬+銀行客戶,2025年支援 PayPal、Revolut 等,未披露具體客戶規模。 截至2025年6月24日,支援渠道活躍。
核心業務與服務
Tink的核心業務為開放銀行平臺,通過API提供數據驅動的金融服務,服務對象為機構客戶(銀行、FinTech、初創企業、支付提供者)和零售使用者(通過客戶應用)。 其主營業務領域包括:
賬戶資訊(Account Information):2025年,聚合6000+家銀行的賬戶數據,支援信用評估、賬戶驗證和財務管理,2012年起啟用。
支付發起(Payment Initiation):2025年,支援 A2A 支付和定期支付(VRP),簡化支付流程,2012年起啟用,2025年5月28日為 Vodafone 德國客戶啟用 Pay by Bank。
數據增強(Data Enrichment):2025年,提供交易分類、風險信號(Risk Signals)和財務洞察,支援個人化產品,2023年推出 Risk Signals,2024年為 Adyen 使用。
個人財務管理(PFM):2025年,支援客戶開發財務管理工具(如 An Post 的 Money Manager),2012年起啟用。
賬戶驗證(Account Check):2025年,驗證帳戶持有人和餘額,降低欺詐風險,2012年起啟用。
運營模式以雲端 API 平臺為核心,通過 PSD2 許可、低成本集成和數據驅動服務吸引客戶。 其差異化優勢包括6000+家銀行連接、ISO 27001 認證、與Visa的整合以及服務300+家金融客戶。 2023年,Tink 支援10,000+開發者,2024年處理數百億筆數據。
技術基礎設施
Tink的技術基礎設施基於雲端架構,結合 Web3.js、Node.js、OAuth 2.0 和 AWS,優化數據聚合和支付發起。 具體包括:
雲端平臺:2025年,基於AWS,提供6000+家銀行的數據聚合和支付發起,2012年起啟用,2024年優化性能。
API 架構:2025年,通過 REST API 和 OAuth 2.0 提供賬戶資訊、支付發起和數據增強,2012年起啟用,2024年優化。
Tink SDKs:2025年,支援 iOS、Android 和 Web,簡化客戶應用集成,2012年起啟用,2024年優化認證流。
Tink Console:2025年,基於 Node.js,顯示 API 使用方式和數據統計,2012年起啟用,2023年更新。
數據加密:2025年,採用端到端加密和 HSTS,符合 GDPR 和 ISO 27001,2012年起啟用。
技術棧:2025年,使用 Web3.js、Node.js、OAuth 2.0 和 AWS,優化性能。
開源貢獻:2025年,未公開 GitHub 存儲庫,技術為專有。
技術通過銀行 API、OAuth 2.0 和 ISO 27001 認證確保數據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3年,收購 FinTecSystems 後優化 DACH 地區連接,2024年解決多銀行數據同步問題。 截至2025年6月24日,基礎設施正常運行。
合規與風控體系
Tink 的合規體系基於瑞典金融監督管理局的 PSD2 許可,符合 ISO 27001 和 SOC 2 認證,2025年數據處理限於金融數據和支付記錄。 風控體系包括:
數據驗證:2025年,通過銀行 API 和 OAuth 2.0 驗證數據完整性,2012年起啟用。
非託管模式:2025年,不直接持有客戶資產,數據和支付由銀行處理,降低平台風險。
KYC/AML:2025年,通過銀行驗證實施 KYC/AML,符合 PSD2 和 FATF 要求,具體流程未披露。
數據加密:2025年,採用端到端加密和 HSTS,保護數據隱私,符合 GDPR 和 ISO 27001。
風險信號(Risk Signals):2025年,規則引擎檢測欺詐和異常交易,2023年為 Adyen 啟用,降低支付風險。
合規框架:2025年,通過Visa的合規體系支援多市場監管(如SPAA方案、歐盟數位身份錢包),2023年起啟用。
風控聚焦於數據安全、欺詐預防和合規性。 2023年,平臺通過 ISO 27001 和 SOC 2 認證,未見合規投訴。 截至2025年6月24日,未發現重大風險事件,合規狀態穩定。
市場定位與競爭優勢
Tink 的市場定位為開放銀行平臺,目標客戶為機構客戶(銀行、FinTech、初創企業、支付提供者)和零售使用者(通過客戶應用),適合追求數據驅動金融服務的場景。 其競爭優勢包括:
6000+銀行連接:2025年,覆蓋18個歐洲市場,連接3400家銀行(2023年)擴展至6000家,優於單一市場平臺。
Visa 整合:2025年,作為 Visa 全資子公司,獲得全球資源支援,增強市場信任,2022年6月啟用。
低成本集成:2025年,通過單一 API 和 SDK 降低開發成本,縮短上市時間。
風險信號(Risk Signals):2025年,規則引擎支援即時欺詐檢測,優於傳統風險模型,2023年啟用。
多產品套件:2025年,提供帳戶資訊、支付發起、數據增強和 PFM,滿足多樣化需求。
客戶支援與賦能
Tink 通過教育資源、支援中心和行業活動賦能客戶。 其支援中心提供技術和 API 教程,2024年更新。 客戶賦能包括:
技術教程:2024年,提供 API 集成、支付發起、帳戶驗證和數據增強指南,2024年更新。
社區互動:2025年,通過LinkedIn、Twitter和行業峰會發佈案例(如 BNL 多銀行功能、NatWest Digital Spending),2024年3月參與 MPE 2024,2023年4月參與 FFCON23,吸引數百名參與者。
客戶支援:2024年,通過電子郵件和 Telegram 提供24/7實時指導,回應時間數小時,客戶(如 PayPal、Revolut)反饋支援高效。
2023年,公司聲稱支援10,000+開發者,服務300+家銀行和 FinTech,2025年支援 BNL、Vodafone 等,未披露具體客戶規模。 截至2025年6月24日,客戶支持活躍。
社會責任與ESG
Tink的使命是通過開放銀行 API 提升金融服務的可訪問性和效率。 2025年,平臺基於 AWS 雲端架構,能耗優化,未披露具體碳抵消措施。
社會責任方面,2025年通過博客和行業活動推廣開放銀行知識,2023年發佈關於風險信號和支付發起的文章,吸引行業參與者。 2023年,Tink 支援金融包容性倡議(如 LGBTQIA+ FinTech 教育),2024年為 NatWest 的 Digital Spending 功能提供技術,獲 Celent Model Bank 2022 獎。 公司聲稱通過數據驅動服務改善用戶體驗,未披露具體數據。 截至2025年6月24日,未披露具體ESG報告。
戰略合作生態
Tink 的戰略合作包括:
Visa:2022年6月28日,以22億美元收購 Tink,提供全球資源支援。
PayPal:2020年,戰略投資並擴展商業協定至 EEA 國家,支援 A2A 支付,2023年續簽。
Adyen:2025年5月28日,合作推出 Vodafone 德國的 Pay by Bank,增強支付轉換率。
BNL:2023年,合作推出多銀行功能,支援250萬客戶,2025年持續合作。
FinTecSystems:2021年5月18日,收購德國開放銀行平臺,增強DACH地區連接,服務 N26、DKB等。
Sopra Banking Software:2023年,合作提供開放銀行解決方案,覆蓋1500家金融機構。
2025年,合作活躍。
財務健康度
Tink 的財務健康度基於多次融資和Visa收購。 具體融資包括:
2020年1月:系列 C 輪融資9000萬歐元,由 Dawn Capital、HMI Capital 等領投。
2020年12月:系列 D 輪融資8500萬歐元,由 Eurazeo Growth、Dawn Capital 等領投。
2021年1月:系列 D 輪擴展融資8500萬歐元,由 Eurazeo Growth、Dawn Capital 等投資。
2025年:系列 D 輪擴展融資1.03億歐元(8500萬歐元),由 Eurazeo Growth、Dawn Capital 等投資,估值8.24億美元。
2022年6月28日:被Visa以22億美元收購。
收入來源包括 API 使用費(基於數據量或交易量,未公開費率)和企業客戶訂閱費。 2023年,收入估計為1500萬美元(基於500人團隊和市場規模)。 2022年,Visa收購后,Tink 的財務數據併入Visa(2024年年收入約230億美元)。 作為 Visa 全資子公司,未獨立披露財務報表,限制健康度評估。 截至2025年6月24日,未發現財務危機報告。
未來路線圖
Tink的未來路線圖未明確披露,可能包括:
技術升級:2025年,計劃優化 API 平臺,支援更多銀行(超6000家)和新興市場。
服務擴展:2025年,計劃推出更多支付功能(如即時支付)和風險管理工具。
市場拓展:2025年,計劃深化DACH和南歐市場,擴展至亞洲。
合規增強:2025年,計劃支持歐盟即時支付法規(Instant Payment Regulation)和數位身份錢包(EU Digital Identity Wallet)。
生態發展:2025年,通過行業峰會和開發者社區推廣開放銀行。
2023年,收購 FinTecSystems,2025年推出 Risk Signals 和 Pay by Bank,優化多市場支援。 截至2025年6月24日,路線圖推進狀態未披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