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與發展歷程
American Savings Bank 是總部位於夏威夷檀香山的一家聯邦儲蓄銀行,成立於 1925 年,其根源可追溯至 1922–1925 年之間成立的儲蓄與貸款機構。 是夏威夷最大的本地銀行之一,擁有全州多家分支機構、豐富的產品與服務體系。
二、里程碑沿革
1922–1925:源於猶他州及夏威夷的相繼成立和合併儲貸公司; 1925 年第一家夏威夷分行設立 。
1932:公司整合為 American Mutual Savings & Loan; 十年後更名為American Savings & Loan Association。
1958–1977:擴展至鄰島,通過兼併 Kaua'i Savings、Maui Savings 等本地機構,多島業務網路初步建立。
1987:在夏威夷設立子公司並取得聯邦銀行牌照,命名為American Savings Bank。
1988:被 Hawaiian Electric Industries 收購,成為其銀行部門。
1990年:收購 First Nationwide Bank 夏威夷分支。
1997年:收購 Bank of America 夏威夷分部,資產規模達 55 億美元 。
2002:引入“kalo”(芋頭葉)公司識別,寓意成長、社區和文化連接。
2010:Richard Wacker 出任CEO;
2021 年由 Ann Teranishi 任總裁兼 CEO。
三、 核心業務與產品線
個人及消費銀行
提供廣泛的賬戶產品,例如:
檢查帳戶(Checking)、儲蓄帳戶(Savings)、貨幣市場帳戶(Money Market);
專門面向兒童教育的 Moneyhune 儲蓄帳戶、Coverdell 教育儲蓄帳戶;
CD(定期存款)與 IRA(個人退休帳戶)產品。
電子及移動銀行
支援網上銀行及手機銀行服務,涵蓋帳戶管理、帳單支付、支票存款、對外轉帳等功能,並提供學習資源和安全保證。
借貸與信貸產品
抵押貸款(Mortgage)和住房淨資產信貸(HELOC);
學生貸款(通過 College Ave 合作);
信用卡、個人貸款、商業貸款、SBA 貸款等。
商業銀行服務
商業支票與儲蓄帳戶、商務卡服務、現金管理;
商業貸款與信用額度、商業信用卡、外匯、托收與夜間存款業務。
投資與保險產品
提供 IRA、經紀帳戶、保險代理服務(與 Cetera 和 Franklin Madison 合作);
配備財務顧問,為客戶提供退休規劃及資產保護建議。
四、 社區服務與品牌文化
“Kalo”精神:銀行將夏威夷傳統植物“kalo”作為標誌,體現與當地社區深層連接 。
公益與志願服務:通過 Seeds of Service 專案,員工累計貢獻超過 136,000 小時志願服務,資金援助開展社區公益支援。
本地認可與獎項:自 2018 年以來被 Forbes 評為夏威夷最佳地方銀行; 同樣在「最佳工作場所」、「女性友好」與「多元包容」評價中表現優異。
五、 管理層與組織治理
CEO:Ann Teranishi,自 2021 年任職,曾強調“贏得客戶信任、走在社區前線”。
之前由 Richard Wacker 管理,具備豐富銀行業經驗。
董事會和執行團隊由本地與跨行業高層組成,注重社區需求、合規與客戶服務。
六、 金融監管與穩健性
ASB 是 FDI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成員,存款受政府信託擔保;
是全國性儲蓄銀行(Thrift),隸屬美國聯邦存款保險體制;
路由號碼和 NMLS 報備資訊對外公開,符合美國監管標準。
七、 2024–2025 年度重點事件
連年獲獎:連續獲 Forbes 夏威夷最佳銀行提名 ;
慶祝百年銀行:2025 年 1 月舉行百年紀念活動,發起 KeikiCo 兒童商業比賽,並通過社區投票確定捐贈對象、啟動 Hui Kapili 初創企業加速器第二期計劃;
分拆消息:2024 年底,Hawaiian Electric 承諾出售估值約 4.05 億美元的 90% 銀行股份,以籌集資金用於應對野火賠償責任 。
八、 銀行架構與分支網路
在夏威夷全島經營,設有三十余家分支機構,涵蓋 Oahu、Maui、Kauai、Big Island 等;
主樓位置:位於檀香山市中心 Bishop Square, Bishop Park 美區,鄰近海洋大學及歷史地標; 功能齊全,提供外匯與商務對接服務;
服務時間也覆蓋週末公休日,便利消費者需求 。
九、總結
American Savings Bank 是一家擁有近百年歷史、深耕夏威夷本土的中型銀行。 它以零售與商業銀行為核心業務,並在社區參與、數位化服務方面持續發力。 同時,其慶祝百年運營和社會參與常被本地媒體報導。 近年獲多種榮譽,也迎來股權重組的關鍵節點。
其發展方向一方面在維持深度本地服務基礎,另一方面則需要在數字化轉型、新股東方和擴展商業模型方面持續推進,以應對未來銀行業競爭與市場變化。











